聚焦珠海两会 I 孟凡伟:使用光学技术助力珠海水产业发展
发布日期:2025-03-06
分类:新闻与公告浏览:365来源:珠海欧森斯传感技术有限公司
2月19日,珠海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。珠海市政协委员、珠海欧森斯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凡伟表示,珠海可以利用光学无损检测技术,助力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分级制度及标准化体系,使用全面、***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不仅能保证食品安全,更可以确保食品品质,从而推动珠海水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。
珠海是海洋大市和渔业大市,拥有9348平方公里海域,是我国***的万山渔场所在地,水产资源丰富。《2024年上半年珠海经济运行简况》指出,珠海的水产品市场整体发展稳步增长,上半年全市渔业产值48.89亿元,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7.28万吨。“通过实际走访调查,我们却发现,与火热的水产品市场相比,珠海对水产品的检测方式与检测标准仍比较保守,匹配不上珠海水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速。”孟凡伟说。首先是鱼类体型检测方式传统。孟凡伟坦言,“目前大部分渔户仍采用以肉眼分辨体型大小的分拣方法,看起来不够大的鱼,则放回塘中继续饲养。这种筛选法,不仅效率极低,而且存在较大的主观性,容易出错。”孟凡伟进一步指出,珠海水产品几乎都是以体型差来进行价格划分,没有形成系统的品质检测标准。对于海鲈、鳗鱼等珠海特色水产品来说,其优良的产品品质无法直观地被消费者所看见。因此,珠海的优质水产品很难与市面上的普通水产品形成竞争优势。此外,在微生物检测方面,珠海的生鲜产品流入市场主要通过对水产品体内药物残留度、养殖地水质两方面检测,而这两样检测均处于***基础标准。“例如,在药物残留度的检测中,仅对恩诺沙星、土霉素、氯霉素等用药有规定的限量,并没有完全覆盖实际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。所有水产品只要满足这个***的检测标准,即可流入市场。这种低标准的微生物检测,往往隐藏着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。”孟凡伟说。值得关注的是,珠海早在2003年就已经被科技部定为“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”行政区。基于此,孟凡伟建议珠海可大胆尝试引用更准确、更精密的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对水产品进行分级定位。“利用高分辨率图像处理、拉曼光谱和近红外光谱等技术,不仅能做到高效分拣产品,更能对水产品品质进行***分级。”孟凡伟认为,现有的工业检测技术,分拣产品大小已算是基本操作,使用高分辨率摄像头捕捉水产品图像,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分析水产品尺寸和形状,再通过机械臂等辅助设备进行产品分选,便能取代人工肉眼对水产品体型的区分,且更为高效、精准。光学分选系统可以在一分钟内处理数百条鱼,误差率低于1%,远高于人工分选的效率。“近红外光谱(NIR)技术通过检测水产品中的化学键振动,快速分析水产品中的水分、脂肪、蛋白质等成分含量,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对一条鱼的成分分析,准确率高达95%。”孟凡伟表示,光谱技术同样可以作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水质检测,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在特定波长范围内有独特的吸收光谱,通过测量水样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,可建立与微生物含量的关系。孟凡伟还建议,珠海可以将光谱检测标签贴于产品表面,消费者便能直观分辨水产品的品质差异,更利于本地优质水产品打出价差优势。“全面、***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不仅能保证食品安全,更可以做到食品优质,推动珠海水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,助力珠海水产行业的长久发展。”
文章转载自《南方PLUS》